在這一時期,司馬睿被東海王司馬越看重。司馬睿很清楚在這個亂世之中,憑自己單薄的實力很難獨善其身。
他需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政治資本,最終決定把賭注押在司馬越身上。
304年,司馬睿與司馬越參加了征討司馬穎的戰爭,結果遭遇大敗,司馬越和司馬睿均逃回各自封國。
305年,司馬越東山再起,聯絡山東各方鎮討伐占據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
這次他吸取上次教訓,授司馬睿為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之職,此舉目的就是想讓司馬睿為他看守後方,以備不時之需。
307年,司馬越打敗司馬穎,入主洛陽,司馬睿作為忠誠可靠的小弟,順帶得了好處,被任命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之江南諸軍事、假節,南鎮建業(南京)。
在司馬越看來,司馬睿性格忠誠老實,把最富庶的地方交給他,就是給自己提供穩定的物資和後方保障。
而司馬睿也有了獨當一面的機會,執政江南也為他日後割據自立奠定基礎。
衣冠南渡:南北方士族的整合與較量
不過司馬睿雖然名義上是地方封疆大吏,但面臨的問題也是接踵而至,最麻煩的是在當地缺少政治根基。
自西晉滅吳以後,以司馬氏為首的河內、潁川等北方士族攫取南方地盤和政治資源,南方本土士族長期被排斥,南北對立十分嚴重。
如今,西晉政權式微,無力控制江南地區,司馬睿到來後遭受南方士族的強烈抵制。
而司馬睿作為皇室疏屬,一無名望,二無實權,如何破局成為一個棘手的難題。
在司馬睿鞏固權勢的過程中,他的謀臣王導起到決定性作用。
王導出身北方頭等士族琅邪王氏,自司馬睿流落洛陽時期就與之過往親密。八王之亂時期,在王導經過運作謀划下,司馬睿成功執掌江南,避免淪落北方的命運。
在司馬睿鎮守江南後,王導擔任平東將軍司馬,規劃所有軍謀密策,並被司馬睿比作蕭何。
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王導知道要想站穩腳跟,沒有吳地本土世家大族的支持是不行的,在王導的謀划下,司馬睿確立了以北方士族為骨幹,聯絡南方士族的政權。
經過王導的穿針引線,司馬睿請江南士族賀循、顧榮出山,在當時,賀、顧兩人都是南方士族領袖,其中顧榮是孫吳時期丞相顧雍之孫,與陸遜家族並列為吳郡四大家族。
有了幾個江南頭部士族的支持,吳地中小士族望風順附,司馬睿這才算在建康站穩腳跟。
當然,司馬睿和王導充分吸取三國後期江南本土士族架空孫吳政權的教訓。
在初步穩定南方人心後,經過一系列政治運作,王導從兄王敦於310年被司馬越封為揚州刺史,在王導兄弟的推動下,很多北方士族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