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治盛世,武可鎮山河,一手爛牌打出王炸!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
前言
天聖七年的冬天,大宋京城迎來了一場特別的冬至慶典,氣氛本應熱烈歡快。
然而,秘密閣中卻一片愁雲慘澹,年輕的范仲淹盯著自己手中的奏疏,沉默了許久。這份奏書,寫的是他不想寫,也不能不寫的內容。
皇太后劉娥要求皇帝宋仁宗在冬至這天率領百官向她祝壽。這原本只是個家庭小事,但如果是在朝堂上,以皇帝的身份向皇太后行如此大禮,那性質可就完全變了——這事兒讓天子變成了臣子!
年輕的范仲淹坐不住了。他當時才剛進京,職位也不高,但他認定,這麼做會破壞大宋的禮制秩序。於是,他提筆寫下了自己的第一封奏書。事情鬧到後來,竟掀起了北宋政壇的一場風暴,范仲淹也因此一戰成名。但在這之前,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捲入這場權力旋渦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段既驚險又耐人尋味的往事。
初入京城
故事得從天聖六年末說起。
這一年,四十歲的范仲淹因為修築海堰的功績,終於被推到了京城的大舞台。他被任命為秘閣校理,這是個離皇帝很近的位置,堪稱升官的快車道。
范仲淹當時有多「卷」呢?
他守母喪期間,竟然寫了一篇長達萬字的文章,分析了從吏治到教育再到國防等國家治理的大事。宰相王曾看了直呼「臥龍鳳雛」,一拍桌子就決定推薦范仲淹進京。
然而,范仲淹可能沒想到,他的伯樂王曾不久後就被貶官了。王曾的倒台,與朝堂上的一位「頂流」大人物有關——攝政皇太后劉娥。劉太后掌握大權多年,宋仁宗雖然已成年,卻一直沒能徹底掌控朝政。王曾作為「天子派」的堅定支持者,多次與劉太后對著干,終於被外放到青州。
范仲淹剛來京城沒幾天,發現自己的靠山就被扳倒了。按理說,這種時候應該明哲保身,避免被捲入「神仙打架」。但范仲淹偏不信這個邪。
范仲淹的「出圈」之舉
話說回來,那份奏疏,范仲淹為什麼敢寫?
在朝廷上,寫奏疏可是技術活兒,寫得好會被稱讚為「忠直」,寫得不好就可能變成「找死」。范仲淹不僅寫了,還一連寫了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