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批評
孩子需要鼓勵、表揚和欣賞,也需要批評和糾正。
如果孩子有不足的地方,家長應該立馬指出來,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既像朋友也像老師。
古人說「棍棒出孝子」,當然,我們不能無緣無故地整天打孩子。
這將給我們的孩子帶來永恆的心理傷害,父母和孩子也會有隔閡,不再親密。
當一個孩子反覆做錯事,不聽使喚時,大人可以打他的手或屁股。
讓孩子遭受一些皮膚疼痛,認識自己的錯誤,建立正確的行為準則。
學會感恩
告訴你的孩子,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地通過他所付出的努力而成功。
大人應該教會孩子在做飯、洗衣服和做家務時說「謝謝」,學會對父母和其他陌生人說「謝謝」。
每次我買東西,大寶總是在付完錢後習慣性地說「謝謝」,學會感恩不必給孩子們的心理帶來負擔。
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養成會感恩的習慣,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感恩社會,爭取做一個能回饋社會的有用之人。
經常做家務
孩子們學習緊張,時間不夠,父母往往不願意讓孩子做家務。
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不知道家務活的辛苦,可以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如盛飯、端盤子、掃地等,重要的是要有做家務的意識。
孩子們可能會因此而感到疲倦和酸痛,但只有他們經歷了這些,才會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
當家長累了,可以讓孩子幫著捶腰、捏肩膀,讓他們學會照顧父母,而不是讓父母盲目奉獻。
每個孩子都是天真善良的,是否孝順主要還看父母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