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們的困惑與掙扎《南方日報》的報道中提到,深圳的計程車司機李師傅,已經乾了近十年。
從未想過會有一天,方向盤不再需要人握著,路上的同行,會變成一台台「蘿蔔快跑」的無人駕駛計程車。
「以前每天十幾個小時,一天跑個幾十單,挺忙,但也挺滿足。
現在不一樣了。」李師傅一邊翻看手機,一邊指向路邊一輛沒有司機的無人車,「車費比我們便宜,跑得還穩,誰還會專門叫我們?」
當記者問他是否考慮過轉型時,李師傅沉默了片刻。
坦言:「試過,參加了個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班,教的是無人駕駛的遠程維護技術,學了幾次,覺得太難了,都是專業詞,記不住,學不會。」
李師傅的年齡,也是轉型的難題。
已經四十多歲的他,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都跟不上課程進度。
失落顯而易見:「這些高科技的東西,真不是我們這種年紀的人能搞的。
培訓班裡年輕人學得快,畢業就能上崗,我們這些老手被遠遠甩在後頭。」
在技術浪潮中,李師傅代表了許多傳統勞動者的掙扎:他們一方面想緊跟時代,另一方面卻發現自己力不從心。
與計程車司機一樣,物流行業的勞動者,也感受到了技術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