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貨幣史上,關於白銀正式作為交易貨幣的記載,可以追溯至漢武帝元狩四年。
漢武帝開闢了絲綢之路,開始與鄰國通商,所以這時候的白銀,主要用於對外的通商貿易。
自宋代開始,白銀逐漸成為了市面上的流通貨幣,不過在當時,平民百姓們是不被允許直接使用白銀的,需要將白銀兌換成其他的錢幣。
到了元代,朝廷就將長期使用的金、銅和紙幣,改用白銀作為價值尺度。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生產技術的提升,白銀的地位一直不斷上升,直到清朝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
據記載,在清朝時期,各省的田賦徵收都使用白銀,國庫中白銀占比極高。
乾隆時期,國庫中白銀高達了將近7380萬兩。在往後的幾百年里,清朝開始沒落,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賠款,也讓白銀外流嚴重。
銀子的購買力
另外,古代的度量衡與現代大不相同。
在宋朝時期,一兩白銀則等於一貫銅錢,一貫銅錢則有整整一千文。在那個時候,購買一石大米需要六七百文。
而宋代的一石大米相當於現在的118.4斤大米,依照今天的全國米價來看,購買一石大米,則需要花上556元左右人民幣。所以,宋代的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926元。
到了明清時期,一兩白銀大約37克,按照如今純銀每克5元的價格來算,一兩白銀就是185元左右。不過古今差異巨大,也不能用現在的銀價,去衡量古代白銀的購買力。
在清朝乾隆年間,南方的一石米的價格,大概在一兩半到二兩銀子之間。清朝的一石米和宋朝時期相差不多,因此通過計算可以得出,清朝的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