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聖壽"傳說,自漢而後,幾乎無人質疑。
北宋大儒魏泰在《東軒筆錄》中感慨道:"武王年八十,猶為太子,非聖人誰能如是?"由衷地表達了對周武王高壽的敬仰之情。
然而,這位"百歲老人"的傳奇故事,在南宋以後漸漸失去了市場。
南宋大儒金履祥、文學家羅泌,以及清初考據學家崔述等人,先後對周武王高壽說提出質疑,一針見血地指出:倘若武王真活到93歲,那他得在81歲時才生下周成王,緊接著還要再生幾個小兒子,"人情事理所必不然也"!
到底是怎樣的考量,讓後世學者紛紛"翻案","打臉"漢儒呢?
質疑"百歲武王"的諸多疑點
站在常理的角度,周武王93歲的說法確實漏洞百出。
試想,年逾90的老者,還要從今陝西長安一路征戰到河南鶴壁,累死的恐怕不是敵軍,而是他自己的老骨頭吧?更不要說,武王伐紂勝利後,還從容地安排好朝政,並返回鎬京。
就算他有通天的本事,這一趟舟車勞頓下來,只怕也要先歸西再封神了。
更令人費解的是,史書中對於武王兒子及弟弟們的年齡記載。
《史記》明確提到,武王駕崩時,其長子成王尚在"襁褓之中"。
儘管漢代"襁褓"一詞所指的童年範圍較寬,但周成王繼位時年紀尚幼,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
那麼,問題來了,80多歲高齡生子的周武王,該不會是周朝皇室的開創者,同時也是中國古代試管嬰兒技術的先驅吧?
周武王同母的八個弟弟中,最有名氣的當屬"周公"姬旦。
而恰恰就是此公,在兄長武王駕崩後輔佐幼主成王,平定武庚叛亂,營建洛邑,制禮作樂,開創了輔政制度的先河。
按照漢儒的邏輯,這位風華正茂的攝政王,也應該是古稀老人無疑了。
可即便年事已高,為何偏偏周公就沒被請進養老院,而是還要操勞國家大事呢?難道周公也和他哥哥一樣有返老還童的神力不成?
更為尷尬的是,武王的幾個同母弟弟中,管叔、蔡叔、霍叔在成王即位次年便膽敢挑起"三監之亂",而最小的衛康叔、冉季載也因"年少"而暫未受封。
試問,七八十歲的糟老頭子,還有哪來的精力造反?二十來歲的青年才俊,又怎會被認為尚不合適獨當一面呢?
竹書紀年的三種"武王壽數"
難道周武王的神仙壽數,不過是後人憑空杜撰的傳說?要想洞悉其中的端倪,先秦文獻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
戰國時期的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正是解開謎團的一把鑰匙。
然而,讓人頭疼的是,這本書竟也對武王壽數有三種記載,且各不相同!
今本竹書紀年記載:"冬十有二月,王崩,年九十四。"
果真如此,那《禮記》的93歲之說,倒還真是搶了周武王一歲陽壽呢。
然而,此說同樣無法自圓其說。
南宋學者羅泌、金履祥分別援引竹書紀年古本,言周武王"年五十四"。
此年齡雖未及漢儒的記載之高,卻也與武王子嗣的實際年齡存在矛盾。
讓人更加一頭霧水的是,南北朝道學家陶弘景竟也引用竹書紀年,稱武王"年四十五"。
然而,縱觀現存文獻,此記載孤證難免不足。
有鑒於此,我們似乎可以斷定:周武王絕非什麼長壽老人。
那麼,他究竟活了幾何?現存史料的模稜兩可,讓這個問題的答案依然籠罩在迷霧之中。
封神演義的別樣周武王
與正史中周武王的形象迥然不同,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塑造了一位朝氣蓬勃的少年君王。
在武王即位之前,其父周文王便以"吾兒年幼"為由,囑託他要謙虛納諫;而殷商的大臣更是直言,西伯侯立的這位新君,不過是"一黃口稚子",殊不足慮。
可見在當時人眼中,周武王很可能只是個年方弱冠的青年才俊。
然而,正是這位少年,最終統帥西周聯軍,在牧野一戰中擊潰了商紂的鉗形防禦,推翻了商朝的統治。
儘管《封神演義》屬於藝術加工的產物,但其所塑造的周武王形象,或許更接近歷史的真相。
畢竟,無論是從人物個性,還是事件的邏輯上看,一個雄心勃勃、生龍活虎的青年君王,總比行將就木的老朽更有可能創造一番偉業。
結語:
周武王的真實年齡,或許永遠成為一個無解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