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貞觀七年的時候,李世民在年底大宴群臣和大小附屬部落首領,他就帶上了李淵一起,而且讓他接受了群臣和萬邦的朝拜,著實又威風了一次。
宴會的氣氛起初還算是其樂融融,但隨著酒過三巡,畫風就逐漸跑偏了。
李世民借著酒興開始例數自己的功績,但話里話外都帶著對李淵執政時的嘲諷,對此,李淵是敢怒不敢言,還得陪著笑臉,對自己的兒子說著溢美之詞。
這次宴會,也成為了壓死李淵的最後一根稻草,不久之後,散盡了最後一口精氣神的李淵一病不起。
在李淵最後的一段日子裡,李世民似乎是覺得自己這樣對父親確實有些過分,於是邀請李淵和他一起前往九成宮避暑。
但此時的李淵早已是氣若遊絲,便以「九成宮是當年楊廣弒殺隋文帝之所,他不喜歡此地」為由拒絕了李世民的邀請。
但在筆者看來,李淵的這個理由,更多是因為已經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擔心自己真的在九成宮出了意外,給李世民留下罵名吧,說到底,他還是李世民的親生父親呀。
而李世民此時也在大臣的建議下,下令修建大明宮給李淵居住,只可惜,李淵並沒能等到宮殿落成的那天,於公元635年6月病逝,享年70歲。
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在中國歷史上都可納入雄主、明君之列,後者更是開闢了前所未有的大唐盛世。
但在他們父子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卻從李淵登上皇位那天就已經埋下種子,李淵在立太子時幾乎是以「嫡長子為尊」為理由抹殺了李世民的所有功勞,又在之後兄弟二人的爭鬥中表現得過於偏袒太子是玄武門事變以及自己晚年遭遇的重要誘因。
最是無情帝王家,說到底,還是權力贏得了與親情的博弈。而這種為了權力手足相殘、父子反目的故事在歷朝歷代屢屢發生,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死了大哥三弟,而在不久之後,他的兒子們就又上演了另一場奪嫡之爭,掀起了盛唐時期的又一場腥風血雨。